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周瑞華)窮在深山也有遠親。8月22日上午,衡陽縣峴山鎮金美村的脫貧戶、殘疾人呂階孟的家中,走來了幾位身穿“紅馬甲”、手提著青桃、牛奶和書包等物品的人前來“送禮”。
原來,這是衡陽縣峴山鎮好人志愿者團隊上門走訪慰問困難學子。前段時間,因熱心公益被人稱為“愛心大使”的當地村民陶恩君,在入戶走訪中發現殘疾村民呂階孟家中有一位 8 歲的困難孤兒小呂同學。他的父親 2018年因病去世,母親改嫁后失去了聯系,是好心的大伯收養了他。但大伯夫婦都是莊稼人且年事已高,大伯還有殘疾,一家人生活比較困難。失去父母關愛的小呂同學本來就身心受了極大的創傷,家境困難使他倍受煎熬,不僅孤僻、膽小、自卑,還曾出現自虐現象。
在峴山鎮、金美村及村婦聯的協調下,陶恩君主動在當地志愿者群里發起捐款幫扶倡議,并帶頭捐款250元。該鎮中國好人黃廣東、龍正良等愛心人士紛紛響應。黃廣東、龍正良和愛心志愿者李友良、陳春花各捐款150。22日,他們帶著書包等學習用具和牛奶、水果等禮品,上門慰問殘疾村民呂階孟和小呂同學,不僅送上了慰問金,還耐心細致地與小呂同學交流,進行心理輔導。
在志愿者的關心下,原本泥猴一樣不講衛生的小呂同學不僅清洗干凈了,還慢慢敞開了心扉、展開了笑臉。“感謝政府、村委和愛心人士的關愛,這個孩子一定會在愛的溫暖中茁壯成長。”呂階孟摟著侄兒,連聲道謝。
陶恩君告訴筆者,守護孤兒成長艱巨而神圣,這次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與關懷,為小呂同學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也為社會注入了一股溫暖的力量。今后將發揚光大,帶動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讓困境兒童、困難家庭、孤苦老人和殘疾人士等弱勢群體深深感受到黨和政府及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懷。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